立博在线官网

机制砂生产线工艺流程

       随着城市建筑、工程水利等方面的建设、基础设施的加强和高新技术的发展,加大了国内砂石的需求。面对近枯竭的天然砂资源,为了保护环境和河流大坝,各地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,禁止开采天然砂,严厉整治非法采砂,大力鼓励人工机制砂,机制砂行业如日中天!机制砂是由精选的河卵石、鹅卵石、石灰石、花岗岩等矿石原料通过机制砂生产线破碎机、制砂机等设备组成。与天然砂相比,机制砂材料更均匀、稳定,颗粒形状更好,颗粒级配系数更均匀。是干粉砂浆、混凝土搅拌站、高速公路、铁路、水利工程等工程的良好骨料。砂石骨料是水利工程中混凝土和堆石的主要建筑材料。平均一吨混凝土需要275公斤中砂。所以,在天然砂资源不足的情况下,机制砂无疑是更理想的选择,这也是为什么业内人士会说机制砂发展空间大的原因。但是很多朋友对机制砂生产线的工艺流程、成本等相关问题并不了解,投产时会有些忐忑。因此,本文将对这些问题给出详细的解答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1、干法制砂工艺流程
干法制砂是在传统湿法制砂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的,在生产过程中不需要加水,适用于离水源较远的地方,生产过程中不易产生污水、污泥的排放,节约水资源,环保,投资成本较低,成品砂石级配合理。
干法制砂整个工艺流程为:原料——给料机——颚式破碎机(粗碎)——圆锥破/反击破(中细碎)——振动筛——冲击式制砂机(制砂)——成品
2、湿法制砂工艺流程
湿法制砂与干法制砂大体是相同的,只是多了洗砂机,对机制砂中含有的石粉和泥粉进行清洗,去除杂质,提高砂石的品质,成品砂石更加洁净,用水量较大。湿法制砂比较适用于多雨、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,受环境影响较大。
湿法制砂整个工艺流程为:原料——给料机——颚式破碎机(粗碎)——圆锥破/反击破(中细碎)——振动筛——冲击式制砂机(制砂)——洗砂机——成品

机制砂生产工艺流程解析
第一阶段:预处理
在机制砂生产过程中,不同物料的生产设备和加工过程不同,但是其大致的生产流程是相同的,一般都分为预处理-破碎-制砂-筛分-洗砂(选粉)等五个阶段。
这里的预处理是指对原材料提前进行分拣处理。如果原材料中含有过多的泥土和杂质等,会影响机制砂品质,因此在进行破碎工艺前可先对其中不适合破碎的杂物进行分拣,不仅能提高破碎效率还能有效保证机制砂的品质。
第二阶段:破碎
破碎阶段主要包括粗碎以及中细碎生产,使用的设备多是颚式破碎机+圆锥破碎机/反击破碎机的形式(具体设备的选择主要根据物料的性质来进行)。并搭配给料机、振动筛等设备,来辅助生产的顺利进行。经过破碎阶段,细碎后的石料能够满足制砂机的进料要求,为下一阶段的制砂提供了有力保证。
第三阶段:制砂
破碎后的物料,经由皮带机输送到制砂机中进行整形制砂作业,经制砂机处理之后的砂子粒度更均匀。
第四阶段:筛分
完成制砂工艺后,物料经输送带送入振动筛进行筛分,根据用户需求,成品砂子经振动筛处理,可以筛选分级为粗砂、中砂和细砂。
第五阶段:洗砂(选粉)
为减少机制砂的石粉含量,提高成品砂的品质,筛分完成后可通过洗砂机对成品砂进行清洗(水资源短缺区域多采用选粉机对机制砂中的石粉进行处理),清洗(选粉)完成后的机制砂被送入成品料堆。
以上五个环节环环相扣,并搭配环保设备和智能化控制系统共同构成了现代化机制砂生产线。
机制砂生产线设计方案有哪些?
机制砂生产线不能照搬,要根据具体生产情况、生产环境来设计,下面是几种机制砂生产线设计及生产线设备推荐。
1、机制砂生产线设计方案一:
颚式破碎机(粗碎)+圆锥破碎机/反击破碎机(细碎)+制砂机(制砂)+筛分+洗砂机(洗砂)
这种生产线适合制砂原料比较大的,需要先进行粗碎、细碎,粒度达到制砂机进料要求后,再由制砂机进行制砂整形,进行筛分、洗砂等工序。
粗碎一般选用颚式破碎机,中细碎设备可以根据制砂原料特性来选择,对于此生产方案中的这两种细碎设备,一般硬度较大的原料选用圆锥破,反之可以选用反击破。
2、机制砂生产线设计方案二:
这种生产线适合原料粒度较小的,不需要进行粗碎、二级破碎就可以制砂,如粒度较小的鹅卵石、河卵石、花岗岩骨料等等。
机制砂生产工艺流程,原料粒度大的可以先粗碎、细碎处理